EN

空气能高温热泵隧道式多功能烘干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发布时间:2025-03-02 01:31:42 | 作者: 冻干设备

 

  

空气能高温热泵隧道式多功能烘干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导航:X技术最新专利供热;炉灶;通风;干燥设备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1.本发明涉及烘干装置领域,具体为空气能高温热泵隧道式多功能烘干生产设备。

  2.种植的农产品收割后都有必要进行干燥过程,传统的干燥方法是采用太阳晒,这种依靠太阳晒进行稻谷干燥的方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农村的发展了,因为晒谷的场地慢慢的变少,晒谷的效率太低;为此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专用于农作物干燥的烘干设备,但这些烘干设备要么结构相对比较简单,体积大,烘干效率不高,烘干不均匀,要么烘干效果好,但是只能分批次对物料进行烘干,每次更换烘干物料时设备内部的热损耗非常大。

  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空气能高温热泵隧道式多功能烘干生产设备,物料在设备中处于较密封的状态,在设备运转过程中可以不断通过进料口投料,使设备能持续工作,减少了以往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只能分批次烘干的问题。

  5.空气能高温热泵隧道式多功能烘干生产设备,包括烘干箱、传送带、进料口、出料口,设有中空烘干箱,烘干箱中沿传送带传输方向相对侧壁为前后设备面,另外两个竖直侧壁为左右设备面,烘干箱前设备面设有进料口,烘干箱后设备面出料口,进料口处设有防止热量扩散装置,所述防止热量扩散装置包括设置在进料口处的挡板,挡板四周与进料口侧壁间隙配合,挡板与进料口的顶边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所述出料口处设有挡板,挡板四周与出料口侧壁间隙配合,挡板与出料口的顶边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所述烘干箱内设有传送带,传送带离进料口较近的起点端与进料口所在的烘干箱进料侧壁接触,传送带起点端向地面倾斜,所述传送带离出料口较近的终点端与出料口所在的烘干箱侧壁接触,烘干箱内部沿传送带侧面设有多个加热装置向传送带传输热量,所述加热装置在烘干箱右设备面设有热泵制热主机,设备面内壁设有热风交换器,热风交换器与热泵制热主机通过管道连接热风交换器面向烘干箱的设备面设有风扇,所述风扇面向热风交换器吹风加速热风交换器热量向传送带传输热量,所述烘干箱顶部设有排湿回风机,所述排湿回风机的室内回风口吸收烘干箱内部的湿气,排湿回风机的室外排风口通过排湿风道与烘干箱顶部连接,排湿风道贯穿烘干箱顶部,排湿回风机的室外新风口通过新风风道与烘干箱顶部连接,新风风道贯穿烘干箱顶部使新风风道内部空间与烘干箱外部空间连接。

  7.设备的烘干区域呈相对密封状态,物料可以通过进料口进入设备中进行烘干,烘干后通过出料口排出所述设备,减少物料在进出所述设备时产生的热损耗,使设备能持续工作对物料进行烘干。

  9.1、空气能高温热泵隧道式多功能烘干生产线由多个加热装置向传送带传输热量,

  每个加热装置的热量传输方向与传送带传送方向组成的夹角都不相同,解决了物料传输过程中受热不均匀的问题,提高了烘干效果。。

  10.2、所述排湿系统为自动控温排湿及手动强排系统相结合,根据烘干要求进行切换。

  11.3、所述空气能高温热泵隧道式多功能烘干生产线时,首次升温后进行恒温烘干,物料在进出烘干箱4内部的热量损失很小,可实现连续进出料,增加了烘干效率。

  12.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为网状结构,减少了物料与传送带的接触面,使物料在烘干时受热面更广,解决了物料和传送带接触面过大导致烘干效果不好的问题。

  13.进一步的,所述热泵制热主机、热风散热器和风扇延传送带分别设有若干个,使风扇吹出的热气流与传送带传送方向分别形成不同的夹角,使物料受热更均匀,解决了物料受热不均匀导致烘干效果不好的问题。

  倾斜,使物料通过进料口后可以较均匀的分布在传送带上,解决了物料在传送带上堆积的问题。

  15.进一步的,进料口设有盖板,当不投料时盖板处于封闭状态,减少设备内热能损耗,增加烘干效果。

  16.进一步的,出料口设有盖板,当不投料时盖板处于封闭状态,减少设备内热能损耗,增加烘干效果。

  17.进一步的,设置有回传系统,自动判断经过烘干的物料是否达到烘干标准,若没有达到烘干标准则自动将物料传输至出料口处再次进行烘干,解决了物料烘干后需要工作人员人工检测的问题,大大增加了烘干成功率,减少了生产时间成本。

  23.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传送带1、进料口2、出料口3、烘干箱4、热泵制热主机5、热风交换器6、风扇7、排湿回风机8、排湿风道9、供热管道10、冷却管道11、挡板12、铰链13、新风风道14、室内回风口15、室外新风口16、新风排出口17、室外排风口18、电子阀门19、湿度感应器20、控制器21、回传带22、齿条221、齿轮222、三角转动带23、传动轴231、主支滚筒232、齿型皮带24、圆弧形不锈钢25、支架26、固定杆27、电线.实施例1:

  进料口2、出料口3,设有长方体中空烘干箱4,烘干箱4相对较远的两个侧壁分别设有正方形的进料口2和正方形的出料口3,进料口2和出料口3分别设有防止热量扩散装置,防止热量扩散装置在进料口2设有正方形的挡板12,挡板12四周与进料口2侧壁间隙配合,挡板12与进料口2顶部通过铰链13转动连接,使工作人员推开挡板12后,在重力作用下挡板12可自动回位,在出料口3处设有相同结构的防止热量扩散装置,烘干箱4内设有传送带1,所述传送带1为网状结构,使物料在传输过程中可以四面均匀受热。

  27.传送带1离进料口2相对较近的起点端与进料口2所在的烘干箱4进料侧壁设有间隙,使得传送带与进料侧壁之间不会出现摩擦,传送带1距离进料口侧壁50厘米处向地面弯曲使靠近进料侧壁0厘米

  50厘米的传送带1与进料侧壁形成锥形槽,传送带1离出料口3相对较近的终点端与出料口3所在的烘干箱4出料侧壁设有间隙,使得传送带与出料侧壁之间不会出现摩擦,使工作人员将物料通过进料口2投入烘干箱4后,物料自由落体落在传送带1与烘干箱4进料侧壁组成的锥形槽内,物料可通过传送带1均匀传送到出料口3,处在出料口3的物料通过传送带4后续传送物料的推力排出出料口3。

  28.烘干箱4内部沿传送带1侧面设有6个加热装置向传送带传输热量,现以其中一个加热装置进行描述,加热装置包含在烘干箱4设置的热泵制热主机5以及在烘干箱4右设备面内壁设置的热风交换器6,并设有供热管道10将将热泵制热主机5和热风交换器6连接,使热泵制热主机5产生的热空气能够最终靠供热管道10传输到热风交换器6内部,同时设有冷却管道11将热泵制热主机5和热风交换器6连接,使热风交换器6内降温的空气能够最终靠冷却管道11传输到热泵制热主机5,热风交换器6设置在传送带1与烘干箱4右设备面之间,热风交换器6面向烘干箱4的右设备面设有风扇7,所述风扇7面向热风交换器6吹风加速热风交换器6热量向传送带1传输热量,6个加热装置中风扇7吹风的方向与传送带1传输方向分别形成25

  29.烘干箱4顶部设有排湿回风机8(杭州松越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吊顶新风除湿机,型号为syd

  500l),排湿回风机8设有室内回风口15、室外新风口16、新风排出口17、室外排风口18,排湿回风机8通过室内回风口15吸收的烘干箱4内部的湿气,排湿回风机8的室外排风口18通过排湿风道9与烘干箱4顶部连接,排湿风道9贯穿烘干箱4顶部使排湿风道9内部空间与烘干箱4外部空间连接,使排湿回风机8通过室内回风口15吸收的湿气可以排到烘干箱4外部,排湿回风机8的室外新风口16通过新风风道14与烘干箱4顶部连接,新风风道14贯穿烘干箱4顶部使新风风道14内部空间与烘干箱4外部空间连接,使烘干箱4外部新鲜干燥空气通过新风风道14进入排湿回风机8,排湿回风机8通过新风排出口17将新鲜空气排入烘干箱4内部,使烘干箱4外部空气进入烘干箱4内部。

  31.工作人员将烘干物料通过进料口2将物料投放在所述锥形槽内,物料通过传送带1均匀向出料口3传输,传输过程中受到吹向传送带1的热空气加热进行烘干,传送带1上的物料被高温烘干后,物料内的水分向空气中蒸发,蒸发的湿气通过烘干箱4内排湿回风机8的室内回风口15向烘干箱4外部排出,烘干后的物料通过传送带1传输到出料口3,到达出料口3物料通过传送带4后续传送物料的推力排出出料口3。

  34.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设置有回传系统,所述回传系统在传送带1与出料口3之间设有电子阀门19,电子阀门19开口方向朝向烘干箱4底部,电子阀门19关闭时形成的平面与传送带1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上,使得传送带1传输的物料传送到电子阀门19上,电子阀门19侧面设有湿度感应器20,使湿度感应器20可以对传输电子阀门19表面的物料进行仔细的检测,湿度感应器20与电子阀门19通过控制器21连接,当湿度感应器20检测物料湿度超过阈值时可通过控制器21控制阀门打开,从而使物料下落,烘干箱4底部从出料口3所在烘干箱4侧壁到传送带1所在倾斜处设有回传带22,使物料下落后通过回传带22向进料口2方向沿烘干箱4底部水平传输,回传带22内部设有若干圆形挡杆31,圆形挡杆31通过挡杆支架32与烘干箱底部固定连接,使齿条221与圆形挡杆31处于同一平面上,当齿条221通过圆形挡杆31时,因圆形挡杆31阻挡使回传带22的传送带震动。。

  35.所述传送带1倾斜处与进料侧壁接近地面的角落一段替换为三角转动带23,三角转动带23为等边三角形,三角转动带23中心水平设有传动轴231,使传动轴231可带动三角转动带23转动,回传带22内部设有柔性齿条221,回传带22远离烘干箱4设备面的一侧设有齿轮222与齿条221啮合,齿轮222与传动轴231通过齿形皮带24传动,使回传带22转动过程中可带动三角转动带23每1分钟转动1次,每次转动120

  ,传动轴231与三角转动带23机架固定连接,传动轴231为中空结构,烘干箱4内部设有固定杆27,固定杆27贯穿传动轴231,固定杆27两端与烘干箱左右设备面固定连接,固定杆27与传动轴231通过滚珠轴承连接,使三角转动带23转动时形成的圆形轨迹可与传送带1靠近进料口2的一端贴合,将物料通过三角转动带23表面传送到传送带1表面,同时三角转动带23转动时形成的圆形轨迹可与回传带22表面贴合,,回传带22距离进料口2近的一端设有圆弧形不锈钢25,圆弧形不锈钢25靠近回传带22一端与回传带22表面贴合,圆弧形不锈钢25与烘干箱4底部通过不锈钢支架26固定连接,使回传带22传送的物料在三角转动带23转动时将物料推向圆弧形不锈钢25,圆弧形不锈钢25远离回传带22的上端与传动轴231处于同一个平面,同时圆弧形不锈钢25上端与三角转动带23转动时形成的圆形轨迹贴合,圆弧形不锈钢25上端与进料口2通过撑料版28连接,使三角转动带23任意一角转动到与圆弧形不锈钢25上端位置时,三角转动带23表面与撑料版28形成锥形槽,使三角转动带23转动时可将物料从回传带22表面沿圆弧形不锈钢25推入锥形槽中。

  36.三角转动带23距离烘干箱4右设备面较进的一侧设有三角板29,使三角板29可随三角转动带23一同转动,三角板29与固定杆27通过滚珠轴承连接,三角板29面向三角转动带23内部一侧固定设有电机30,电机30输出轴与传送带主支滚筒232通过齿轮啮合,使电机可通过齿轮让主支滚筒232转动,从而使三角转动带23可传输物料。

  37.支撑杆27为中空结构,支撑杆27内部设有电线与外部电源连接,支撑杆27设有圆形火线与电线火线设有圆形零线与电线零线设有圆形地线与电线地线电源的火线接口通过火线与圆形火线连接,火线电源的零线与圆形零线连接,零线电源的地线接口通过地线与圆形地线连接,地线与圆形地线贴合,使电机在跟随三角转动带23转动时一直处

  38.物料通过传送带1向出料口3传输时将物料传输到电子阀门19表面,此时湿度感应器20对电子阀门19表面的物料进行湿度检测,若湿度检测合格,则物料受到传送带1后续传送到电子阀门19物料的推力下通过出料口3,若湿度检测超过阈值,则湿度检测器通过控制器21打开电子阀门19使电子阀门19表面的物料自由落体至回传带22上,物料通过回传带22传输至回传带22与圆弧形不锈钢25贴合的一侧,三角转动带23转动时将物料从回传带22通过圆弧形不锈钢25刮到锥形槽中,三角转动带23将物料均匀传送到传送带1,使物料重新进行烘干。

  39.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可能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里面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能够适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植物蛋白(玉米蛋白、大豆蛋白)凝聚机制及植物蛋白基质生物材料(组织支架)的制备技术 2.农产副产物(米糠、豆渣)的高值化利用技术 3.高湿物料(豆渣、果蔬渣)挤压爆破粉碎、干燥一体化加工技术及设备开发

  1.制冷低温工程与流体机械 2.冷热过程节能与测控 3.能源环境综合技术与装备 4.自动机械与测控技术 5. 机电装备集成及其自动化

  过程装备技术领域的研究,特别是在食品机械、喷雾冷冻干燥技术、粉体技术、流态化技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研究经验和业绩

相关产品
相关文章 更多>>